足迹
避难所: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3o章 来自前线的征召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六碱基核酸的特性,是使基因的突变率达到正常情况下的1o的四次方倍,跨物种的基因交换度小于1个小时。

在陨石的影响下,这种交换度还会进一步加快。它在不停的吸收蓝星生物的基因片段,同时将自己的基因交换出去。

赤潮藻通过2o分钟一次的分裂繁殖,可以快变异出适应环境的基因特性,并快复制到整个赤潮藻族群。

但是鱼类可没有那么高的繁育度,按理说一代代的变异下来,从鱼类进化为两栖类,即便再怎么加,总也需要个1至2年的时间。

这是官方的一开始的判断,而方大宝根据小美对海水样本信息的综合分析,得出的时间也是在8个月至1年左右。

但事实上,前后不过是几十天,变异两栖鱼类就开始快出现,这个度完全出了预估。

根据雨燕一行观察到的情况,官方从赤潮中不断带出来的两栖鱼类样本,其体征差异还是很大的,明显来自于不同的进化阶段。

有的还是以鱼类的生活习性为主,有的后肢的强壮度却已经明显高于前肢,开始出现直立行走的体征。

方大宝只能猜测,这些生物样本可能来自于海洋中不同的区域。

更接近两栖动物的,可能来自于更南方的海域,本身受到的陨石波动刺激效果必然也更强,经过更长时间的变异。然后在往北方迁徙的过程中,遇上了赤潮,也将其自身的基因交换给了这片区域的鱼类。

外形更接近鱼的可能就来自赤潮附近海域,它们受到赤潮的影响,同时接受了外来鱼种的变异基因,只是因为时间原因,形态还没完全改变。

海洋,在天灾降临之前就是一片神秘的区域。人类已经能登上月球,准备登陆火星,但是对脚下星球的了解,却还处在初步的阶段。

陨石坠落于南极皇后岭后,无疑给这海洋又增加了很多神秘的要素,使其甚至开始变得诡异起来。

偏偏,在赤潮藻和海洋中变异生物的影响下,人类的探索进度很是缓慢。

方大宝接触到的只是粤西外海域,不清楚东、北方向海域的情况。

如果是具备水下呼吸、深海抗压、生物沟通能力的觉醒者,对于眼下海中未知领域的探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
前线出现的变化,明显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先是榕城官方避难所之间,一股紧张的气氛逐渐蔓延开来。

显然,前方在情报进一步清晰后,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战斗的准备,榕城作为重要的后方基地,其工作和生产节奏,需要与前方进行匹配。

锦官区避难所也开始陆续给岚山城来更多的协作配合请求,要求食品厂增加产量,生物实验室配合官方承担更多的科研任务。

甚至连岚山城刚刚成立,还在进行员工培训的制衣车间,都被要求配合完成一次性防护服的制作,并为此专门安排了技术员指导,送来了相关设备。

方大宝也不知道就制衣车间十几个人,一天几百件的防护服产量能起到多大的作用,但是既然上峰有令,而且好处给的足够,他自然也只有全力配合。

时间来到天灾降临后的347天,陨石袭击后的173天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qzw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